多地雨后出现大蜗牛专家:入侵物种带病毒超过3指宽的不要碰
春末夏初,雨后的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出现很多大蜗牛。它们粘在小区的路灯上,或者在夜晚从草丛里爬出来。有市民在公园的栈道上看到它们,还有的放在手中把玩。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告诉新京报记者,网友拍摄的图片均为褐云玛瑙螺,俗称非洲大蜗牛,是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之一。“非洲大蜗牛的体型比国内蜗牛大很多,市民们看到后最好还是不要触碰。”
赵力:据记载,非洲大蜗牛在上个世纪入侵我国。它们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活动,白天躲在阴凉潮湿的地方,如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下、垃圾堆中、枯草堆、土洞或乱石穴内,喜欢在雨后的夜晚出现。晚上8点以后开始爬出活动,晚上9点至11点是活动高峰期。次日早上5点左右返回原居地或就近隐藏起来。
非洲大蜗牛在春末夏初慢慢的出现,在雨后比较活跃。当气温下降到14℃时,它就会分泌出一种白色黏液膜,封闭壳口,进入冬眠,只留下一微小的小孔,供微弱的呼吸作用,以维持冬眠期间的生命活动。
赵力:非洲大蜗牛是杂食性动物,而且杂得离谱。它的食谱里包括农作物、树木、果树、蔬菜等500多种植物。要是实在没有东西吃的时候,它会取食同伴的尸体,甚至还会把水泥给啃掉。它们通过吃掉大量的本土植物,竞逐原生蜗牛,改变栖息地。
非洲大蜗牛对农作物、观赏植物有很大危害,最大有可能被蜗牛损坏的植物包括花园花卉等观赏植物、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葫芦科和豆科)、面包果、木薯和柚木的幼株。
赵力:在日常生活中要是见到这种蜗牛,最好还是不要跟它接触,也不要当宠物养。非洲大蜗牛的体内携带着很多病毒和寄生虫,一些人想食用,但处理不当时会传播结核病和脑膜炎,严重时还会引起痴呆甚至死亡。咱们不可以抱有侥幸心理。
如果市民们发现某地有非洲大蜗牛集中活动,建议交给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处理,不要自己捕捉或者擅自用化学物质处理。如果触摸到非洲大蜗牛,注意清洗双手即可。
赵力:壳的形状和颜色都不是重点,主要看大小。我见过最大的非洲大蜗牛的壳长超过15厘米,据记载,有些甚至近20厘米长,有一个足球直径那么长。据我所了解,我国最大的蜗牛是坚螺属蜗牛。我采集到的标本,最大的壳直径5厘米左右。
世界上最大的蜗牛,是非洲大蜗牛在西非的亲戚线克,因为目前没有入侵中国,我们还不必担心。
所以最简单的辨别方法是,在国内,壳长超过成人三指宽的就不要碰,基本都是非洲大蜗牛。
赵力:危害大的主要是非洲大蜗牛和福寿螺,因为大家很有一定的概率会碰到。福寿螺的出现时间大多分布在在每年3月至11月,其中4月至6月是福寿螺产卵和孵化的高峰期。在这段时间内,福寿螺的卵块通常会在水田、池塘边以及杂草、作物植株或沟渠石壁上附着,呈现出桑葚般形状和粉红色的特征。
再次提示警醒我们,各种野生的蜗牛都不要食用,因为都有可能携带寄生虫、病毒或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