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按照出产来源不同,大致上可以分为海水虾和淡水虾。常见的淡水虾有青虾、河虾等,海水虾有基围虾、对虾等。对虾的味道口感鲜甜,肉质细嫩,很少有人能抵挡它的美味。
问题来了,南美白对虾为什么叫“对虾”呢?因为这种虾个头很大,渔民们习惯一对一对卖,“一对”就是以前的销售计算单位,后来人们就叫它们对虾。
广东湛江,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有四季温暖的海水。湛江三面环海,海岸线千米, 位于全国第二,是打造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的主战场。因为全国的南美白对虾里,10只里有6只都来自湛江。全国对虾看广东,广东对虾看湛江。湛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对虾之都”。
近年来,湛江对虾的养殖量逐步扩大,2022年,湛江对虾养殖面积达到44.8万亩,年产量达到14.7万吨,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李忠,是当地一家对虾养殖和加工公司的负责人,在当地做水产生意30多年,带动着当地上千户农户增收。
以前出口是湛江对虾销售的主渠道。2019年底,因为出口量急剧下滑,农户焦急,企业也坐立不安。李忠第一反应是赶紧因势而变,调整布局。
坐在办公室里都是困难,走出去方法就来了。李忠到市场上考察了一星期,开始每天从农户那里大量收购对虾。
当时,国内的预制菜产业崛起,市场火爆,李忠觉得新鲜对虾保存期短,如果加工成预制菜,既能拉长销售期,也趁势用新产品推开国内市场的大门。可是预制菜产品琳琅满目,怎么样才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李忠认为除了奋斗,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靠不断持续创新驱动的。开辟新业务,必须有得力助手,李忠找到了公司的财务主管--吴丽青。吴丽青不光干财务是一把好手,对市场也有敏锐的洞察力,公司要做预制菜,吴丽青很感兴趣。
早茶,对于广东人来说,是每天不可或缺的内容。一壶茶,两笼点心,三五好友围坐一起,慢慢享受,再惬意不过了。虾饺就是早茶中的主要角色。
吴丽青他们决定就从虾饺这个单品入手,打造与众不同的产品。普普通通的虾饺要怎么出新出彩呢?他们关注到了云南大山里的松露。
虾+松露,一个是山珍,一个是海味,到底要怎么碰撞出火花,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呢?
把黑松露切碎,与虾仁一起搅拌,加入调料作成馅。为了让虾饺外观也与众不同,在面粉中加入墨鱼汁,让虾饺的外皮也变成黑色。
独特的外形,鲜美的口感,这款黑松露虾饺一推出,就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除了虾饺这样的米面系列新产品,吴丽青的团队还设计了这样的裹粉系列新产品。一般开背虾裹面包糠,而他们的创新产品裹的是玉米片,这样吃起来酥脆可口,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除此之外,吴丽青还针对餐厅这样的大客户定向设计生产,做出了水煮虾、蒜蓉虾等。
除了线下销售,吴丽青还开辟了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直播下单后,产品48小时内就能发往全国各地。
通过餐饮重客渠道、商超渠道,电商渠道,李忠公司的对虾预制菜产品卖得越来越好。
李忠的工厂也是广东省级对虾产业园,总共规划的是4068亩。对虾加工厂在中国、全球来说都是很先进的。
这些年,随着预制菜火爆,湛江的优质水产也成为预制菜的首选。预制菜成为湛江对虾产业的一张新的名片,看到李忠做的红火,当地不少企业也开始加工对虾预制菜,公司数增加到200多家。
依托丰富优质的水产品和当地粤菜师傅的研发优势,近年来,湛江对虾也被研发出了开发各种菜系的预制菜品700多个,到2022年,当地的预制菜年产量10万吨,年产值55亿元。继“中国对虾之都”后,湛江又喜提“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的称号。
加工产业打开了国内市场,突破了销售瓶颈,这让养殖户们心里也有底了。他们开始琢磨,怎么样才可以提高对虾的产量。
当地养殖户引入海水,在虾塘进行养殖。以前,对虾一茬的亩产量是 600多斤,一年可收获2茬对虾,一年的亩产量就是1200多斤。当地养殖户先从给对虾定制饲料入手,更换了新的饲料。
饲喂方式也很重要。以前在当地,投喂对虾没啥固定模式,农户都收自己看着办,也就是粗放型养殖。
现在,经过摸索,在实际的对虾投喂中,根据虾池里虾的尾数、平均体重、体长,计算出每日理论喂量。
放苗后的初期,每隔四天喂一次,之后跟着时间推移,饲料投喂量持续不断的增加。以前长到30 克以上,需要养殖三个月以上,现在只需要养殖80天左右。而且,现在每亩产量能达到2000~3000斤。
农户在露天虾塘改进养殖方法,让产量翻倍,企业也没停止创新的脚步,李忠给对虾建了新家,从虾塘搬到了现代化的工厂。每平方米可以养10斤虾,一个池子可以养到6000斤。
农户和企业各有各的新招,大伙齐心协力,让湛江对虾产业的所有的环节更完善。湛江人用智慧让蓝色粮仓更加充盈,对于大海的馈赠,他们知足而感恩。
湛江这些新时代的新农人们,探寻产业密码,发展海洋经济,带动了百姓增收,也守护了蔚蓝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