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遇冷”价格一路下滑甚至腰斩为啥不爱吃大闸蟹了?
秋风起,金黄色的阳澄湖上波光粼粼,一只只肥美鲜嫩的大闸蟹在渔民们熟练地捕捞下,
今年却似乎有些不同,据报道阳澄湖大闸蟹上市后,价格一路下滑,甚至会出现了“腰斩”的现象。原本每斤200多元的高档礼盒装现在只要100多元就能买到,这样的价格让很多消费者感到惊喜,也让很多养殖户感到惊恐。为什么今年的大闸蟹会“遇冷”?是人们不爱吃大闸蟹了吗?
据考证中国人吃蟹的历史已有近5000多年,在长江三角洲,考古工作者在对上海青浦的淞泽文化、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层的发掘时发现,在先民食用的废弃物中,就有大量的河蟹蟹壳。这表明中国人吃蟹的历史十分悠久。
唐宋时期蟹的产量提升,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能吃上大闸蟹,《蟹谱》《蟹略》等一系列研究螃蟹的专著也在这一段时期写成,唐宋八大家更是无一例外都爱吃蟹。
李白《月下独酌》中写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白居易《和李白醉后赋得秋风送客》中说:“秋风送客客不归,一夜空厨满灰尘。惆怅江南无所有,聊将两螯当酒钱。”可见他们对大闸蟹的喜爱之情。
明清时期国力衰微,大闸蟹就退出了平民百姓的餐桌,变成了富商才吃得起的美食。清代美食家张岱称“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无他,乃蟹”。也就是这一句评语将大闸蟹推上了顶级美食的宝座。
大闸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虽然深厚,但它的市场变迁却是近几十年才发生的。从高端菜肴到平民美食,从阳澄湖到全国各地,从实体店到电子商务平台,大闸蟹的市场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大闸蟹就慢慢的变成了了高档酒店和餐馆的招牌菜。当时一只大闸蟹的价格就能买一斤猪肉,而且只有在江浙沪等地才能吃到。大闸蟹成为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成为了一种送礼和交际的工具。不过这种高端化的定位也限制了大闸蟹的市场规模和消费群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流的改善,大闸蟹开始走向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地区。这就促使了大闸蟹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上的水准,以满足多种地区和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最让大闸蟹市场发生质变的还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着电子商务平台兴起和普及,大闸蟹也开始了线上销售和配送。消费者只需要在手机上下单,就能在第二天收到从阳澄湖直接发出的新鲜活泼的大闸蟹。
这种便捷高效的购买方式让很多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品质优良、价格合理、服务非常周到的大闸蟹。电子商务平台也给大闸蟹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度和知名度,让更多人认识并喜爱上了这种美味佳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优化,花了钱的人食物的要求不单单是填饱肚子,而是追求更多的品质和享受。大闸蟹虽然美味,但也有一些不便之处,如吃起来费时费力、容易沾染异味、不易保存等。这一些因素让一些花了钱的人大闸蟹产生了厌倦和疲惫感,转而选择更简单方便、清淡健康、多样化的食物。
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了,跟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花了钱的人食物的安全性和营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大闸蟹虽然营养丰富,但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如可能携带寄生虫、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可能与某些药物或食物相互作用等。这一些因素让一些花了钱的人大闸蟹产生了担忧和警惕感,转而选择更加放心可靠、科学合理、绿色环保的食物。
大闸蟹怎么样应对这些挑战呢?其实大闸蟹产业已经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例如通过改良养殖技术和提升检验测试标准,保证大闸蟹的品质和安全。开发新型产品形式和拓展新型销售经营渠道,满足那群消费的人的便利和多样。加强品牌建设和提升文化内涵,增加大闸蟹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大闸蟹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那群消费的人的需求,赢得消费者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