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黄蟹肥,蟹秋之季,是食蟹者的“春天”,而食蟹的进程,又是食蟹老饕们了解蟹常识、了解蟹文明的进程。要探究蟹史之根由,蟹味之真理,蟹诗之典故,众多且繁琐。若简而阅之,乃“蟹名蟹味蟹食蟹选”八字政策,且都又与“四字”有相关。
蟹有“四名”:螃蟹、郭索、介士、无肠。宋代傅肱《蟹谱》记载:“蟹,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日郭索;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容,则曰无肠。”螃蟹的雅号也多,有“铁甲将军”、“无肠公子”、“横行勇士”、“含黄伯”等,可谓蟹腿多,称号也多。
纵观没头没尾、容貌古怪的螃蟹,其双眼瞋目,八足横行之态,在历代诗人笔下有“四可”之称——一曰“可笑”(宋代黄庭坚);二曰“憎恶”(西晋司马伦);三曰“可厌”(近人况周颐);四曰“可怖”(北宋沈括),好像吃螃蟹远比“拼死吃河豚鱼”来得提心吊胆,心有余悸。故第一个吃螃蟹者,被鲁迅称之为“勇士”。
蟹有“四看”:色彩、体形、肚脐、毛发。欲食肉质细嫩且味道鲜美的螃蟹,需要“四看”:一看蟹之色彩,青背白肚为佳;二看蟹之体形,硕大灵敏为佳;三看蟹之肚脐,外凸灵敏为佳;四看蟹之毛发,金爪黄毛为佳。
食蟹过程或因个人习气、偏心的不同而不同,有先食脚后吃“斗”的——把甘旨留在最终“解剖”;有先食“斗”后吃脚的——待蟹黄蟹膏下肚后,再各个“脚”破。无论是先脚后斗仍是先斗后脚,关键是要吃得理解,吃得爽快,吃得惬意,不懂得吃蟹的过程而大口乱嚼,会被人视为“粗人”,可见吃蟹在我国饮食文明中的位置。
蟹的种类许多,有毛蟹、花蟹、帝王蟹、瑰宝蟹、稻田蟹、中华绒螯蟹、蜘蛛蟹、方蟹、雪蟹、面包蟹、旭蟹、椰子蟹、红豆招潮蟹、四角招潮蟹、远海梭子蟹、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玉蟹、逍遥馒头蟹、陆蟹、圣诞岛红蟹等等。而蟹选等级之严,古已有之,布衣一般将蟹分红四等,一等为湖蟹,二等为江蟹,三等为河蟹,四等为溪蟹;也有分红六等的,顺次外加五等为沟蟹,六等为海蟹。名医施今墨将螃蟹分红三六九等,对其封官加爵,由“特任官”到“芝麻绿豆官”,自娱自乐,随俗应酬。当今门客是否还有此雅兴,恐怕勉为其难了。
蟹谚语“蟹肥深秋过重阳”,重阳是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此刻的螃蟹已是外形肥壮,内中鲜美,阐明螃蟹现已很老练,正值捕蟹的时节。
江苏区域品蟹好像比上海要晚两个月:“蟹脚痒,西风狂。”只要比及初冬刮起西冬风之后,螃蟹在湖水风波的冲击下,才会纷繁爬到岸边,等人捕抓。阐明上海人吃蟹是“尝鲜为上”,江苏人吃蟹是“稳坐钓鱼船”。现在,真实的上海老吃客现已从蟹农那里摸到了吃蟹的“玄机奥妙”:气候变暖,饲养先进;江南寒流,接近元旦;冬风吹起,蟹肉收紧;口感细腻,赋有弹性;产值削减,价格昂贵。
上海奉贤区域有蟹语“望蟹”之说,其“望”字好像“守”字,有刻舟求剑之意。农人在捕蟹时节,在小河道两旁,用大罾(好像大网)做“拦河网”,即用竹枝或苇秆编成的栅门竖起刺进河中,以“簖”蟹路,故“望”而守之。而“南闸北簖”一说,其“南闸”是指江苏南面阳澄湖大闸蟹之称。“北簖”是指江苏北面溱湖区域的蟹螃之称,自古就有“南有澄湖闸蟹,北有溱湖簖蟹”之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