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闸蟹“攻占”英国泰晤士河,结果英国人一个都不敢吃,只敢发文章怒骂?
最近英国媒体发布了一则痛斥大闸蟹的报道,在这篇文章里,大闸蟹被描述成了“泰晤士河里的恶魔”。
英国人认为,大闸蟹是一种入侵物种,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水质环境,“肆意虐杀”当地的水生动物,甚至还爬到地面上、草丛里吓唬人,英国人每每看到大闸蟹都会吓的跳脚。
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我们看来,大闸蟹是一种让人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每到了八九十月份,谁家不买点大闸蟹解解馋啊,那满膏的黄澄澄的大闸蟹,要是进入我的嘴,别提我有多开心了。
要是像英国那样大闸蟹泛滥的话,保准每个人都会准备个大网兜和钳子,到处去抓大闸蟹了。
在我们眼里是美味的大闸蟹,为什么到了英国人眼里却成了“恶魔”呢?大闸蟹又是如何在英国泛滥的呢?
大闸蟹又叫“毛蟹”,有一对非常粗壮的大钳子,也就是“螯足”,上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绒毛,非常的孔武有力,如果你要是靠近它,它会立马举起自己的大钳子作保护状,随时准备夹你。
正是因为这样,在英国人的眼里,大闸蟹实在太可怕了,谁都不想被那坚硬粗壮的大钳子给夹到,所以英国人看到大闸蟹就会远远的躲开。
一位网友出门遛狗的时候,自家狗首先看到了大闸蟹,汪汪叫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这才看到了大闸蟹,并表示很“惊讶”!
被妖魔化的大闸蟹确实给英国民众带来了困扰,因为大闸蟹确实不是他们的本土物种,虽然大闸蟹早已经“入侵”他们的国家,但是像近期这样频繁且大规模的入侵还是比较少见的。
至于大闸蟹是如何到英国本土的,有这么两种说法,一种是意外,一种则是有意为之。
首先来看看“意外说”,这一说法的大概时间是在20世纪初。欧洲国家首次出现对于大闸蟹的报道是在1912年,德国首次发出了官方报道,声称在他们的国家发现了本属于中国的大闸蟹。
来往于中德两国的贸易商船,为了保持船舱的平衡,会在船里注入压舱水,这些大闸蟹很可能是通过压舱水到达德国的。
这些压舱水在船只靠岸之后就会被排出船体,大闸蟹就这么跟他们本土的水源有了接触,开始在德国盛行。据统计,德国现在大概有超过15亿只大闸蟹,分布在德国的各个水域。
欧洲水系发达,相互连通,大闸蟹既然能到达德国,也必然会通过航运到达欧洲各国,英国自然也就不例外,英国的母亲河泰晤士河自然最适合大闸蟹的生存。
其次再来看看“有意为之说”,这种观点是欧洲人自己引入的大闸蟹,也是在20世纪初,欧洲人为了改善自己的水质,从中国引进了大闸蟹。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他们自己管理不当,让大闸蟹从被试验水域逃出,最后导致泛滥。
无论是意外还是有意为之,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大闸蟹的生存能力太强了,在任何水质中都能生存的很好。这其实是得益于大闸蟹那张什么都吃的嘴。
大闸蟹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吃的食物范围非常广,像生活在河底的螺类、贝类等底栖动物,各种小型的鱼类虾类,各种软体动物还有海藻等水底植物,都是大闸蟹的食物。
还有人说大闸蟹是食腐动物,可以以任何腐烂的水生动物尸体为食,一些植物的碎片它们也会捡起来吃,甚至为找东西吃,能进行长途跋涉的迁徙,从一个水域走到另一个水域,只为了找东西吃。
大闸蟹通常在4到10月份之间进行繁殖,繁殖高峰期是在6-8月之间,越大的雌蟹,抱卵的数量就越多,即使是最瘦小的雌蟹,也大概能产出20万粒卵,更别说那些体型稍微大一点的雌蟹了,产一次卵大概能达到70万只。
按照这个产卵的数量来说,如果是在中国,其实也并不算多,因为我们会吃大闸蟹,有时候大闸蟹的数量还不够我们吃的。但是在英国可就不这样了,英国人不吃大闸蟹,所以大闸蟹才会泛滥。
螃蟹的种类非常多,对于有着博大精深文化的我们来说,我们自然可以给螃蟹起各种各样的名字,什么大闸蟹、梭子蟹、溪蟹、招潮蟹、绒螯蟹等等。
但是英文和中文不一样,他们没那么多的字母,组不出来多种多样的单词,对于螃蟹来说,很多不一样的种类的蟹在他们的语言里那都是一样的,就比如说华溪蟹和大闸蟹。
在很久以前,大闸蟹和华溪蟹的英文是一样的,所以英国人认为这两种是同一种螃蟹,而华溪蟹身带病毒,是肺吸虫病的寄生体,吃了华溪蟹很容易感染上肺病。
所以在英国人的认知里面,华溪蟹和大闸蟹没啥两样,害怕大闸蟹也和华溪蟹一样身带病毒,吃了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正常情况下不会去吃。
英国人很怕麻烦,所以他们的饮食文化格外的简单,没有我们煎炒烹炸这些复杂的烹饪方式,买食物喜欢买现成的,面包片、沙拉酱、鸡胸肉、鱼片都喜欢买已经处理好了的。
像大闸蟹这种吃起来很复杂的东西,他们压根就不感兴趣。吃一只大闸蟹要耗费不短的时间,要把各种不能吃的部分剔除出去,同时把能吃的用工具剔出来,吃一只大闸蟹的功夫,可能英国人都吃完好几顿饭了。
说到英国的泰晤士河,很多人都会觉得,太干净了,太漂亮了,但泰晤士河的污染程度堪比印度恒河,甚至恒河在泰晤士河面前都要叫一声“大哥”。
泰晤士河有污染这是英国人人都知道的事情,生长在泰晤士河里的大闸蟹肯定也被污染了,他们是铁定不会吃的。
这还得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说起,那时候英国全力发展工业,那时候环境污染很严重,英国人只顾发展经济,忘记了还有环境治理这一回事。
19世纪50年代,泰晤士河的水质变得特别差,大量死亡的鱼虾漂浮在河面上,就连泰晤士河最有名的鲑鱼也都消失的无影无踪。据统计,在1857年前后,泰晤士河每天基本要承受250吨左右污染物的排放。
到了19世纪,因为水污染造成霍乱大肆在英国传播,死伤无数,英国人这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开始治理泰晤士河的污染。
英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涉及到供水、截排污、废水净化处理、生态修复、水质改良等方方面面,并且取缔了大部分建在泰晤士河流域沿岸的工厂,从源头上禁止往泰晤士河排污。
英国政府还制定了每五年检测一次水体质量情况的规定,设立水务署专门对泰晤士河的流域进行仔细的检测,将整个泰晤士河流域进行区域划分,明确不同水务署负责的区域,哪一块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就对哪一个水务署进行处罚。
但即使这样,英国人也压根不会吃生活在泰晤士河的大闸蟹,因为大闸蟹是底栖生物,也就是生活在水底的生物。
泰晤士河的环境虽然得到了有效治理,但是水底的泥沙可没有被全部换掉,往下深挖几米甚至是几十米,还会挖到当初被污染的泥沙。
大闸蟹擅长在水底的泥沙里挖洞找东西吃,谁能保证大闸蟹没有接触到被污染的泥沙呢,所以英国人干脆不吃大闸蟹。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闸蟹在我们的祖国那是美味,但是在英国就如同毒药一样。这不单单是文化差异的原因,我们再喜欢吃大闸蟹,也不会吃被污染过的大闸蟹,在这点上和英国人是一样的。
所以英国人的顾虑也是我们的顾虑,如果换成我们那肯定也不会吃这些大闸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