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出海记丨本地扇贝肥美上市一亩能挣四五万元!海田也用“套种”法海虹、海螺全都有
2月23日,记者来到即墨冯家河码头,渔民们正忙着到海里收货。作为青岛主要的扇贝养殖地之一,这里的扇贝已确定进入成熟季节,陆续有村民开始收货上市。不过,去年的夏天扇贝苗遭遇了减产,不少养殖户损失过半,导致今年成熟的扇贝产量也跟着减半。相比于去年,批发价格略有上涨,每斤5.5元左右。由于产量下降,不少养殖户都希望等到清明节后分量最重的时候再大量上市,争取卖个好价钱。
2月23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了位于即墨区的冯家河村,这个村是出名的扇贝养殖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陆续发展起了扇贝养殖。由于水质好,扇贝个头大、口感好,村里养殖的扇贝一直都不愁卖。
上午8时许,冯家河码头上已经陆续有渔船出发。每年的2月份,扇贝就陆续进入了出货的季节。今年由于产量少,现在出货量并不大,只有几家养殖户少量出货。
海里的扇贝如何养殖,渔民出海又有哪些辛苦?记者就跟随养殖户冯保峰,一起驾驶渔船出海进行探访。
“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海上平静的跟镜面一样,”冯保峰说,他们是近海养殖,出海的距离比较近。正常的情况下,他们也就早晨六七点钟出海。返程的时候,也是主要看潮水。尽可能地选择涨潮的时候,渔船能尽量靠近岸边,这样卸货的时候也方便。
在发动机轰隆隆的声音下,冯保峰驾驶渔船往自家的“责任田”开去。行驶了大概十五分钟,就能看到海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浮标。
不仅如此,海田里还安装了监控录像,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来供电。冯保峰说,主要是方便渔民查看浮标情况。因为随着扇贝的生长,重量慢慢的变大,再加上风浪很大,浮标就易发生损坏。如果不按时换,扇贝就容易沉到海底,这样也影响生长的速度。
“我们这里海水大概15米左右,扇贝主要生活在水面一下四五米的位置,”冯保峰说,扇贝笼子就是用缆绳串在一起,一串大概100个左右,一亩海田就是400多串。随后,他就用锚放到海里,将海里的缆绳勾起来。由于力量太大,他利用船上的绞盘才将水里的扇贝笼提起来。记者看到,在扇贝笼子外边有很多蹦蹦跳跳的小虫子。冯保峰说,扇贝主要是食用海里的这些微生物。扇贝都是放养,渔民放到海里以后,除了两次分拣,剩下的就是等到收货的季节,中间他们不用进行任何处理。
刚取上来的扇贝笼,上面全是海泥,他装到袋子里进行了简单的清洗。他掂量了一下说,今年的收成不好,这一笼也就20斤左右。往年收成好的线斤左右。所以,大部分的养殖户都想等到清明节前后,让扇贝再长长也能多挣一点。
鲜嫩肥美的扇贝怎么才能养成,又会面临哪些困难?在他们耕作的海田里,养殖户冯保峰给记者介绍起了养殖的过程。
这些要上市的扇贝都是养在外海,而刚刚放养的新苗,都是在内海。随后,他又驾驶渔船带记者一起来到内海,查看扇贝苗生长的情况。
冯保峰说,扇贝苗都是每年的11月份,他们从烟台那里购买了苗种,放养到近海。烟台是全国最大的扇贝苗培育基地之一,青岛本地也有,但是很少。刚买来的扇贝苗也是放到吊笼里,平均一个吊笼要放一万五千多个。每个扇贝苗1分钱,每个吊笼投入150元。对于养殖户而言,这算是他们比较大的一个投入。
整个扇贝的养殖要过两关,历经两次分拣。第一次就是每年的五一过后,这样一个时间段的扇贝已经长大,原来的吊笼已经放不下。这样一个时间段,他们就需要帮扇贝搬到宽敞一点的地方生长。
对于扇贝以及海蛎子而言,每年的五一过后,气温开始逐渐升高。它们也就陆续进入了繁殖期,也是他们死亡率最高的时候。一般的情况下,能存活三分之一就算是好收成。这样一个时间段,影响它们生长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死亡率过高的话,来年的收成就打了水漂。“我们正常情况下不会进行补苗。”冯保峰说,这样一个时间段扇贝已经长大,如果要补苗的话,只能去购买别人养成的过来育肥。这样的话投入太大,存在很多风险。他们这些养殖户都是小规模,一般就选择来年再养。
据了解,去年村里扇贝苗死亡率比较高,有些养殖户减产一半甚至绝产。冯保峰说,往年的话大概收货八万斤左右,今年只有一半的产量。根据往年的经验,气温高是一方面因素。但是影响扇贝的因素有很多,而且东北的很多养殖户也遭遇了减产。具体的减产原因,他们也在到处咨询,希望能找到一个规避的方法。
熬过夏天以后,扇贝经历了优胜劣汰,又有不少扇贝死亡。这样一个时间段,必须把这些坏的扇贝分拣出来,将存活的扇贝重新分拣放到吊笼里养殖。这个季节也是他们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都需要去外村找人来帮忙。
再经过五六个月的生长,也就是来年2月份左右,扇贝就到了成熟可以上市的季节。整个养殖周期算下来,差不多要一年半的时间。“出海养殖是个体力活,尤其是到了高峰期,风浪再大也得出海。”冯保峰说,有时候中午都来不及吃饭,就在船上将就一下。但是对于很多村民而言,也无另外的的技能,去工厂也找不到好的活干。因此,村里不少人依然坚持出海。整体上而言,出海的年轻人不多,大部分都得40岁以上。而且,年龄大一点的,超过60岁以后就有点干不动了。
记者在海里航行的时候,发现渔民们养殖的贝类很多,不仅有扇贝,还有海虹、海蛎子以及海螺等等。在另外一艘渔船上,一名养殖户正在缆绳上收海虹。
冯先生说,吊笼里的扇贝是他们的主业,缆绳上的海虹算是“业余兼职”。每年秋天的时候,野生的海虹就进入繁殖期,他们喜欢附着在缆绳上生长。平时的时候,他们这里的海虹生长速度慢,到四五月份才开始比较肥,就错过了最好的销售时间。因为缆绳上太多,浮标承受不住重量,养殖户就会选择提前弄掉。
但是年前的时候,有些养殖户就选择留下,今年野生的海虹生长比较好,这个季节就进入了丰收季。记者看到,养殖户们收海虹的方式也最简单。他们将缆绳拉起来以后,双手戴着手套一撸,成堆的海虹就掉到了船舱里。冯保峰说,今年的收成不错,一亩海田差不多能收2000斤左右,这也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
不仅如此,依靠养殖的主打产品扇贝,他们还养殖了别的产品。冯保峰说,扇贝卖了以后,有些扇贝肉被企业买去进行了深加工,扇贝皮就没用了,他们就会将这些扇贝皮买来,找工人将其穿成一串放到海里。到了每年的夏天,海里野生的海蛎子苗就会附着到扇贝皮上,村里每家都会养一些海蛎子。
同时,村里还会养殖一些海螺,因为海蛎子以及扇贝正好是海螺的食物。“海螺的价格相对较高,所以村民也会套养一点。”冯保峰说,虽然他们村的养殖面积不大,但是种类可不少。而且,这几种贝类也有互补,也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来源。
跟其他码头不一样,冯家河码头的渔船上能看到很多夫妻档。冯保峰说,在他们这,出海的时候经常是两口子一起。
据了解,整个村里养殖扇贝的有40多户,每家的养殖面积也不大。正常的情况下八九亩,多一点十几亩海田。冯保峰说,一方面养殖面积不大,另外一方面停靠的码头也比较小,没有很好的方法安装吊车。每次上货的时候,基本上全靠人力,即使全力出货,一天也就十来万斤。受限于这一些因素,养殖户也没办法扩大养殖规模。再加上现在人力成本比较高,村里的养殖户都是夫妻档干活。
今年40多岁的冯保峰,很早就跟父亲一起下海讨生活。也就是从当时开始,他慢慢掌握了一些养殖扇贝的技巧。
总体上而言,这两年村民的收入还可以。冯保峰说,这还在于扇贝的收购价格一路走高。他们养殖的海域都是在大小管岛附近,周边水质很好,扇贝的品质也很高。但是,前些年的收购价却比较低。
“从3元到现在的5.5元,这一个地区的扇贝慢慢的被认可,”冯保峰说,这两年村民的收入都不错,正常收成好的情况下,一家赚个三四十万没问题。虽然辛苦一点,但比外出打工要强很多。
但是,去年减产非常严重,收货量差不多也就是往年的一半。往年收成好的时候,因为担心卖不了,从2月份开始就大量出货。今年的产量比较小,村民大部分想等到4月份再出货。“估计能收获5万斤左右,卖个二十五六万没问题。”冯保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苗以及分拣差不多得五万元左右。今年算下来,这些扇贝能收入20万左右。
记者了解到,青岛目前养殖扇贝的面积并不多,大多分布在在即墨海域。养殖的扇贝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港湾扇贝和栉孔扇贝。港湾扇贝颜色偏紫,看起来比较干净。从10月份开始,港湾扇贝就进入销售季。春节以前,市场上的扇贝大多数都是它。因为生长周期短,价格也相对便宜。港湾扇贝主要是用来加工扇贝柱。青岛地区养殖的比较少,只有琅琊台附近有少量养殖。
另外一种市场上常见的就是这种栉孔扇贝,一般是春节以后陆续上市。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扇贝都是来自于烟台、威海等地。当地的养殖面积比较大,从春节前就开始出货。收购商们从码头上运到城阳水产批发商业市场,然后再往各区市分发。
“往年产量高的时候,我们从2月份就开始往外出货。”冯保峰说,每年的清明节到五一劳动节最近一段时间,马上就要进入繁殖期了。很多扇贝都带黄,是一年当中最肥的时候,价格也相比来说较高。几乎所有的养殖户都争相在这一段时间上市,想卖个好价。但是,过了五一劳动节,随气温逐渐上升,扇贝进入繁殖期以后口感就直线下滑。到了后期,降价也得出售。
由于冯家河码头每天出货量小,村民一般从2月份就开始陆续出货。冯保峰说,4月份最肥,但是2月份才是最鲜美的时候。因为现在水温低,扇贝也开始带黄了,是口感最好的时候。
同时,他也介绍了一些辨别扇贝肥瘦的小技巧。判断扇贝的好坏,主要看它的厚度,如果扇贝厚的话肯定就够肥。而只要是栉孔扇贝,具体外壳的颜色不同,并不影响他们的口感。
桂东出海记丨“海上牧场”假期忙!青岛这里的海蛎子进入播种季,一天投放100多万“片”
桂东出海记|海蛎子抢鲜上市!六旬夫妻船长凌晨3点出海,忙活一季能挣四五十万
桂东出海记丨策“马”养鲜,跋涉泥滩!海上“骑马”,探访蚬子养殖户的忙碌一天
专业“保险维权”替你退保?诱导消费者恶意投诉退保后收钱,已成黑色产业链
半岛V视 自学造出18架飞机,成功飞上天!山东“农民飞行家”仅是初中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