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隆重开幕
【环球网财经消费资讯 记者 刘晓旭】阳澄湖大闸蟹是苏州的一张亮丽名片。2023年9月25日,“2023中国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在沙家浜风景区隆重开幕。
阳澄湖大闸蟹是江苏省苏州市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一。2023版阳澄湖大闸蟹农产品地理标志防伪专用标识同日亮相。
常熟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核心区域,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是江南水乡的一颗明珠。近年来,常熟不断促进现代农业高效发展,提升农业科学技术和绿色发展水平,培育出了一批叫得响、品质硬、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农业品牌。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顾东华介绍,今年,阳澄湖大闸蟹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本市纳入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内的池塘养殖面积7.09万亩、围网养殖面积1.56万亩。得益于适宜的天气等因素,阳澄湖大闸蟹整体规格比去年略大,预计总产量约1.1万吨,较去年增加0.16万吨左右。
近年来,常熟通过搭建科学技术创新平台,扶持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设数字化智能渔场,开展绿色生态养殖,培育优质特色品牌,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等多种措施,把水产养殖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2022年,沙家浜镇产水产品总产6400余吨,其中大闸蟹3000余吨,总产值8亿元,2500多家水产养殖户、300多名水产品经纪人普遍增效增收。
优选特色品质,推进种业振兴。根据镇域内主流养殖模式——河蟹、青虾套养的情况,优河蟹、青虾新品种,建设水产苗种培育基地70亩。依托高等院所科研力量,通过引进大闸蟹新品种“长江”系列蟹苗(大眼幼体)和青虾新品种“太湖”系列原种繁育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建成一批生产能力强、信誉度高、售后服务好的水产苗种基地,有效解决了本地养殖户优质水产种苗需求,促进了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设备升级,推升产业优化。依托高标准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引导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投入资金建设智慧渔业平台。每个池塘配备摄像机、传感器等设备,实时观察水温水质和鱼蟹生长情况,实现全天候图像信息记录。采用数字化集成技术,围绕绿色生态养殖、尾水循环利用、现场实时监控等生产的全部过程,开发建设池塘养殖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从无人机投饵到数据采集分析、精细化管理的自动化控制。建立产品安全溯源系统,确保大闸蟹等水产品质量安全。
强化品牌效应,推动共同富裕。围绕“阳澄湖”这块金字招牌,充分的发挥组团集聚效应,推进“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基地+普通散户”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形成利益联结紧密、产加销协作的运行机制。鼓励养殖规模流转、抱团发展,发展集生产、营销、科技示范及技术服务多位一体的渔业专业综合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苗种、统一养殖、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发展,为养殖户每亩增收1000元以上。
在开捕节现场,发布了2023版阳澄湖大闸蟹农产品地理标志防伪专用标识。今年的防伪专用标识由农产品地理标志图案、溯源彩色可变二维码、AI防伪点码、专用防伪结构件组成,具有法律保护专利,不得仿冒或违规擅自使用。
从颜色上看,紫红色用于湖区围网养殖区域,深绿色用于高标准改造养殖区域;从外形上看,首次采用介于椭圆形和菱形之间的形状,与前几年的专用标识区别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标识今年首次采用了AI点码防伪技术,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了准确、便利的识别方式。记者拿到一个已使用的紫红色防伪专用标识。扫描其背面的二维码后,弹出专用的扫描页面。再次用手机对准标识,显示出2023年版阳澄湖大闸蟹溯源信息。
阳澄湖保护区域范围内,湖区养殖面积1.6万亩,有2200多家养殖户,高标准改造池塘7万余亩,有4000多家养殖户,他们共同壮大了阳澄湖大闸蟹这一金字招牌。
充分挖掘和塑造大闸蟹产业文化。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引导沙家浜镇大闸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全面发展大闸蟹深加工及直播基地,重塑“四季有蟹”产业格局,形成农文旅共振体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高水平质量的发展。